返回第52节  虎昭昭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姜蓁倒是身强力壮,但做事又太急躁,万一引起君侯众怒,那场面也很难看。

不过左相也看清楚局面了,姜王和姜蓁站在了一条线上,打定了主意要重用郭凡,在姜国内部大刀阔斧的改革,他若是不愿意帮忙,那他的左相位置就要换人了。

右相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左相一眼,然后对姜王说道:“王上,宋太后的事情还不够警醒您吗?您看看宋国这次内乱,失了多少城池,若不是因为郭凡,宋国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。”

姜蓁觉得好笑,无语的说道:“宋太后母子,岂能跟我和父王比。”

右相没搭理姜蓁,只对姜王恳切的喊道:“王上,请三思。”

从姜蓁回宫,两人就不对付,右相唯一的希望就在姜王那里。

君臣二人对视了几秒,姜王非常郑重的说道:“寡人相信太女。”

听到这个回答,郭凡肉眼可见的得意了起来。

眼见这姜蓁在朝中大势已成,右相憋屈的叹了口气,然后向姜王深鞠一躬,说道:“王上,臣年纪越发的大了,精力不足,想向您辞去右相一职。”

“爱卿何出此言……”姜王惊讶了一瞬,立刻挽留。甭管右相的性格怎么样,能力还是很强的。

右相虽然不喜姜蓁,但和姜王相处还是愉快的,面对姜王的挽留,忍不住红了眼眶,“王上……”

双方手牵手,说了许多以前一起为姜国努力奋斗的往事,然后右相依旧哭着把官辞了。

他自觉年纪大了,不想受姜蓁的鸟气。有姜蓁在,他那个右相的位置早晚不保,说不定到时候还要多些莫须有的罪名,还不如早点离开。

而且郭凡的那些招数,太得罪人了,到时候朝廷肯定会动荡,他不想替姜蓁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。

右相哭唧唧的把官给辞了,甚至都没在都邑久留,回去之后,就把家里的东西收拾好,去自己的封地养老,躲事。

“还想让他帮忙挡点麻烦的,他怎么跑这么快。”郭凡一脸惋惜,心酸的说道:“又得我亲自上场吸引大家的仇恨了。”

“是你极力主张的事情,你当然要一力承担。没看左相都不跟你争右相的职位吗?”姜蓁拍了拍郭凡的肩膀,安慰道:“大家都知道你的靠山是我。最拉仇恨的可是我这个太女。”

郭凡幽怨的说道:“你是拉了仇恨,可你得了军心啊。等抚恤金一发下去,你就是姜国兵卒最爱戴的太女。”

军心民心这东西,郭凡哪敢碰。他最大的奢求就是,既能施展自己的才能,又能保住自己的小命。这一点连宋太后都没办法保证,可郭凡在姜蓁这里,却能得到足够的安全感。

姜蓁微微一笑,并没有反驳,地位不同,哪怕付出了一样的努力,收获也不同。

【嘿嘿嘿~太女就是香。】

【王女—公主—太女—女王,这是最简单的升级路线了,甚至都能算得上是躺赢了。】

【有我们这么多人做后盾,哪怕阿蓁是开局只有一个碗,咱们也能帮她一统诸国。】

各国的君王谁没有一统诸国的雄心呢,哪怕病弱的姜王都有这个想法,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勤政,还愿意顶住压力,立姜蓁为太女,只因为他在姜蓁身上看到了希望。

就算把大部分的奏章都交给了姜蓁,但该姜王做的事,他一件都不会落下。

“都邑周围的乡里中,今年织布最多的妇人,种地产量最高的男子,还有家中孩子最多的夫妻……都需要我亲自去犒赏一番,以资鼓励,到时候你陪我一同去吧。”姜王说道。

姜蓁倒是差点忘了,去年她也和蓝河县的百姓承诺过,要亲自犒赏蓝河县的百姓,提前和姜王请假道:“过几日我也要回蓝河县一趟。”

姜王乐了,笑着说道:“那正好,你先跟我学学什么叫礼贤下士,免得就知道拿钱砸人。再把你举荐的农师姚春带上,有事也能替百姓解惑。”

劝导重视农桑,不是简单说说就行,嘉奖百姓这事,姜王每年都会亲自去做。

今年姜王把立了太女,自然的就把姜蓁给捎上了。

住在都邑周围的百姓,条件比别处要好得多,可大家住的也多是茅草屋,院子的地面是夯实的泥土,哪怕扫得再干净,也有剔除不掉的,已经干掉的鸡粪。

姜王平时锦衣玉食,但到了乡下,哪怕脚下踩了粪便,他都能面不改色,神态温和的亲自把酒肉递给受到嘉奖的乡民,还能和百姓闲聊农事。

家里有几口人,小孩是否调皮,有没有生病,今年的粮食卖的是什么价,收税的衙役可有故意为难人,织布织得这么好,种地种得这么好,牲畜养得这么好,可有什么窍门,能否推广……

姜王走的本来就是亲民路线,都邑的百姓也不怕事,得了姜王的允许之后,还会向姚春请教农事。

“农师大人,我家养的猪,老是翻圈、打架,这是什么原因。”

姚春犹豫了两秒,小心的瞄了一眼姜王和姜蓁,然后解释道:“应该是没有阉割的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